well not done

on 2021/08/13

早已忘了是在哪個確切的時間點、以哪起事件為藉口,強迫自己蛻變成一名戀眷名聲與標籤的成功人士,但現在的我確信自己再也不想這樣度日,只想盡可能地讓自己的人生只屬於自己,再無其它心願。

我開始循序漸進地做點微小改變,畢竟人生中像這樣有點餘裕的日子自從進入教育體制後幾乎沒能有過(我對接下來的既定安排實在不太急迫,但也不太因此感到羞愧,畢竟那真的不是我想去的地方。總而言之。)我亡羊補牢地學著如何拒絕、學著在人際關係中調整適當界線,也學著不讓過分的完美主義擦邊出界,跌落失敗主義的陷阱。

現在即使做著自己喜愛的事也嘗試不預設目標,而是為真正享受其過程而做。一直以來我總是把自己逼到只剩一種選擇或一條可行的路:不立刻去到哪裡我的人生就會毀掉、不馬上得到什麼我就會抑鬱終生、不現在完成某件事我的人生就會被拖累。衝動總來得不合時宜,而瞻前顧後總待到大夢初醒,直到最近才發現自己累積了太多孤注一擲的副作用,而我根本沒有必要這樣虐待自己。並非刻意讓自己身心俱疲才足稱為體會人生。我只是太容易受到親近的人影響而無謂地對自己苛刻,事實上承受他人的自私還將此視為各種意義的美德才是實實在在的懦弱與無能。

所以正在慢慢調整自己。知道耐心和毅力難以培養,就別總在事情初始就急著將熱情燃燒殆盡;知道自己有許多難改的積習,而一直以來的罪惡感或恐嚇手段皆無實質效用,那就換個讓自己舒服又能達成目的的方式。讓自己過得好不是罪,更遑論因此對不起誰。至於無法改變的宿命,只求我們各自好自為之,別互相招惹便能相安無事。慶幸的是我目前已經學會善用草稿功能和進度表,也知道該讓書籤(包含實體書卡及瀏覽器中的書籤)發揮真正的作用。凡事不是超前得早結束得快就是優異,能找到適合自己且能夠持續的生活模式才是最立即必須的。

道理歸道理,執行歸執行,還能改進的問題只代表它尚未病入膏肓。真正難以根治的是從國小就維持到現在的格林威治生理時鐘,要調整成適合臺灣社會生活的時區恐怕還是非常困難。作為社會適應困難症之一,我的夜行本能簡直是牢牢地寫在基因裡,是一雙半吊子顯性宿命般合成的隱性毒果。似乎自嬰兒時期就熱愛曬著日光睡覺,彷彿紫外線內涵什麼神奇催眠因子,而黑暗又有什麼能振奮精神的奇幻能量。這麼想來,要不是我皮膚的感光受器倒置了,就是神經元迂迴的傳話過程裡總在同一步理解錯誤,進而導致腦袋下的都是相反的指令。

總覺得我個性中的致命缺陷像是間飄滿灰塵的老屋:平時是令人煩惱的待解問題,然而拉開布簾後強光自一個個窗格向內照射,即顯現一條一條近乎浪漫而神聖的光路。正是因為我滿身問題(난 문제 투성이),才總能隨手捻來書寫的題材;也正是透過書寫,隨處留字如狡兔三窟,我才得以接近更開闊的世界,思及更多曾被蒙蔽的可能。

百廢待舉,但想我是不可能與漫著黃光的黑夜絕交了。高朋滿插座那頭交頭接耳的滋滋電流、冷氣機進入舒眠模式後忽大忽小的鼾聲,與筆電鍵盤演奏的打擊樂相映成趣,為漸漸爬滿螢幕的文字配最專情的樂。一天之中只有午夜時分才是完全屬於自己,我只想日日在人造的夕陽下獨享名符其實的電子樂,暢心書寫,再無其它心願。


下一頁 Next ⊕ ⊖ 上一頁 Prev

回覆此篇 ⸜ ♡ ⸝‪